分卷阅读215(1/1)

雨式的彻底“思想教育”。倒是尚明事理的叶琼璋,并未责怪她的杨姐,反而在相信事实以后断然否定了事实的积极意义:“就算小修小补的改良能让封建王朝苟延残喘,推迟革命的爆发,那也只能是统治阶级得利,人民大众受苦。丝毫没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敏感的霍玉辰已经发现妻子异样,没等杨惠娟再发言,就抢过话头:“小叶你错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持续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保证其崛起强盛的必要条件。如果汉武帝不进行轮台悔过,继续为对外扩张横征暴敛,那么西汉王朝必将因得不到自我修复调整,而直接被农民起义所推翻。这种结果对谁最有好处呢?对汉民族的对立面匈奴民族最有好处。当时汉民族与匈奴民族争夺北亚霸权的战争尚未分出胜负,只要西汉王朝一崩溃,施加于匈奴单于国的巨大压力立刻就会消失。匈奴就能顺理成章地夺回河西走廊、河套沃野,恢复雄霸草原、威胁中原的元气,之后的呼韩邪单于来朝以及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都不可能发生。中华民族的第一个鼎盛发展期——两汉盛世,自然而然地会随之彻底夭折。”

“可轮台悔过七十年后,作为西汉的传承体王莽政权,最后还是被农民起义所消灭,汉民族终究难逃一场全面动乱呀?”听高瑾总算开口留难了一次霍玉辰,叶琼璋微微一笑轻鼓双掌,手链也随掌飘逸放出若有若无的扣击声。可怜身为史盲的她哪里知道,对霍玉辰而言,高瑾特意“等到”的这个问题实在太好回答了。

果然,霍玉辰想都未想,拖口而出:“但那时汉已取得对匈奴的压倒性优势,早为本民族后世辉煌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即使内部暂时乱一乱,并无碍大局。”

霍玉辰的对答如流让叶琼璋的鼻子差点没气歪,既然无法责怪杨姐、瑾妹不尽职,那就只有自强不息一条路了。自己虽为史盲,但好在大学里东方社会近代史是作为政治课讲授的,在这一领域自己学得不坏,知识结构还可支持一拼。于是,她决定抓住满清为异族王朝的缺陷发起进攻:“那么,雍正新政维护的是满清异族权贵统治,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又有什么有益之处呢?”

可事与愿违,作为合格的职业政治家,霍玉辰对东方历史中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的重大转折事件性质了解透彻,剖析起来头头是道:“不能这样看问题。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王朝对现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最后疆域确立,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清世宗上台之时,正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历经平定三藩、慑服台湾郑氏、击败葛尔丹、雅克萨抵御沙俄几大事件,清王朝大致恢复了明王朝全盛时期疆域。但包括新疆、西藏全部、青海大部和四川西部的西部大片土地,尚未归入版图。如该时清王朝得不到自我调整机会,提前半个多世纪走向腐败没落甚至崩溃。则乾隆时期的彻底消灭准葛尔汗国、击溃廓尔喀、平定大小金川等军事行动将无从开展,对这片广阔土地的牢固控制根本无法建立,更不用说把它们变成现代中国疆域重要组成部分了。而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西部疆土,为整个国家提供巨大的战略缓冲空间和无尽战略矿藏资源。离开广葇的确西部,中国和平崛起是无法想象的。”滔滔不绝一席话,令原本将当政者都看作不学无术“腐败官僚”的叶琼璋,不得不刮目相看。

不过片刻之后,叶琼璋就回过神来,心里暗暗猜度:他自己准备题目,自己报出答案当然容易;说不定还是秘书代笔写好、临时死记硬背的。且让我层层剥笋、步步紧逼,看你还能不能从容应对?考虑停当,她重新焕发出Jing神责问不已:“霍先生未免将满清权贵捧得太高了吧?如果他们对中国负责任的话,那鸦片战争以后不思改革,接二连三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还大言不惭什么‘宁赠友邦,勿予家奴’,又如何理解呢?”这Jing神头一上来,女烈形象便光辉夺目。叶琼璋边说边做手势,虽只一副镣铐在手,却拿捏得恰到好处,渐渐地场上风头就盖过了杨惠娟。

然而霍玉辰用一句“这点小叶说对了”为开篇的作答,却道理更足、气势更盛。“清王朝前期竭力向周边地区扩张政治控制力,其既非是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争取生存发展空间,又不像蒙古贵族那样意在掠夺被压迫民族财富。说到底,是因为害怕与其同为渔猎民族的金王朝,在草原民族蒙古族的打击下,惨遭亡国灭种悲剧在它身上重演。它对准葛尔蒙古实施毁灭性打击,对喀尔喀蒙古和藏族推行严密控制下的怀柔政策,都是为了对周边具有潜在威胁的游牧民族实行预防监督。预防机制主要体现在,依靠有限的武力威慑,清王朝规定这些游牧民族只能各部落分治,而不准内部统一,从而极大地削弱了他们整体实力。而监督机制则会在游牧民族内部强势集团成长速度过快,当地有限武力不能遏制时,及时向王朝中枢发出预警信息。以便王朝中枢在最短时间里,从全国调集军力,将对手扼杀在摇篮里。不过令清王朝没有想到的是,它这种利己的政治控制,在近代国家疆界概念里就是主权的具体体现。而且因这种怀柔统治相对温和,土著民族也对它具有一定的向心力。所以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